临近中秋,月饼迎来旺销季。虽然新馅料、新口味的“网红”月饼层出不穷、创意无限。但是手工制作的传统月饼依旧是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怀。

在普陀区石泉路街道兰田路上,便藏着一家拥有98年历史的“中华老字号”——悦来芳,其翻毛月饼制作工艺被选入第三批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此外,据知名作家沈嘉禄所考据,鲜肉月饼最早也诞生于上海劳勃生路(今长寿路)一带的悦来芳。


为了守护每年一季的中秋“团圆”味道,普陀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干部们来到了位于兰田路的悦来芳门店,现场征集消费者们最感兴趣的鲜肉月饼和黑松露云腿翻毛月饼,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,将月饼们带回实验室来一场全面“体检”,“体检”内容将包含酸价、过氧化值、山梨酸及其钾盐、苯甲酸及其钠盐、脱氢乙酸及其钠盐、铝的残留量等指标。



同时,执法干部还对月饼原料索证索票、信息追溯、加工过程、环境卫生及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全环节开展检查,确保消费者们吃上安全又放心的月饼。



为了让广大消费者
吃得安心、吃得放心
区市场监管局打出
“抽检+检查”组合拳
切实防范节日期间食品安全风险
中秋专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涉及25家食品生产企业、商超和餐饮单位的50件样品,其中包括生产、流通和餐饮环节的月饼26件,涵盖“杏花楼”“功德林”“龙华寺”“玉佛寺”“新雅”等众多品牌,还抽检了糕点、熟食卤味等节日期间消费量大食品24件。经检验,50件样品全部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,监督抽检合格率为100%。

中秋节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聚焦月饼等节令食品,紧盯加工和流通领域。9月9日至今共出动347人次,检查131户次,覆盖辖区大型商场、老字号销售门店以及各类餐饮单位,重点对月饼供货单位资质、索证索票、贮存条件、外包装标签标识等进行监督检查,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已落实整改。



节日期间,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将一如既往地加强辖区食品安全监管,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满满“舌尖安全感”!
(部分图片来源“上海普陀”)
供稿:食品协调科、食品经营科、石泉所